【記者
郭孟聰/
張嘉芬恆春報導】環保立委陳曼麗中秋節來到墾丁,觀察母蟹下海產卵的過程,一起為台灣珍貴的陸蟹危機共思索一條解決之道,還在中秋節慰問守護陸蟹志工們時候,深入了解陸蟹生態的重要性,見到路殺現像的危害,深深覺得國人必需要珍惜陸蟹生態資源的珍貴。
墾管處說近年的「護蟹過馬路」活動,被攔下來的遊客變友善,但護送的陸蟹卻越來越少,關鍵就在於台二六線三十九至四十一公里處,將陸蟹密集通過釋卵區一分為二,當生態日漸消滅,台灣人將失去海洋奶媽的哺育,與陸上繽紛分解者大軍的生態服務;立委陳曼麗表示,如能高架化讓路給陸蟹棲地完整不再切割,假以時日,墾丁就會有世界最好的陸蟹生態旅遊資源。
擁有全世界最多樣陸蟹資源的墾丁國家公園,雖然投入許多研究資源,但至今對於要讓母蟹--也是台灣海洋資源的
奶媽,順利平安產卵,又讓幼蟹可以順利迴遊到棲地,仍然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案,也面臨許多種類的陸蟹幾乎難以為繼的窘境。
當母蟹穿越四線道公路的過程,就像是人類母親即將臨盆,卻獨自要穿越長達四百公尺寬的地雷區,才能平安到達對面的海岸線分娩。而萬分之一存活率的陸蟹寶寶,要從海濱爬回到棲息地,卻又要重演被車碾斃的風險,才能回到樹林間的家。團圓路,何其艱難!
台灣人對生態環境的支持,越來越高。每年願來墾丁護蟹的志工越來越多,但卻要面對全世界最多樣的陸蟹資源逐年喪失的隱憂。